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vip,宋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除吏部右选侍郎,旋兼国子祭酒。九年,为枢密都承旨。近例,承旨以知阁门官兼,或怙宠招权,上思复用儒臣,故命燧以龙图阁待制为之。燧言:"债帅之风未殄,群臣多迎合献谀,强辨干誉,宜察其虚实。"上称善。除权刑部尚书,充金使馆伴。

    十年,兼权吏部尚书。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兼侍讲,升侍读。言:"命令不可数易,宪章不可数改。初官不许恩例免试,今或竟令注授。既却羡余之数,今反以出剩为名。诸路录大辟,长吏当亲诘,若死囚数多,宜如汉制殿最以闻。"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

    高宗山陵,充按行使,除参知政事,寻充永思陵礼仪使,权监修国史日历。十六年,权知枢密院。以年及自陈,上留之,不可,除资政殿学士,与郡。复请闲,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谥正肃。

    孝宗每称其全护善类,诚实不欺,手书二十八将传以赐。子逵,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唱名第四,孝宗曰:"逵才气甚佳,父子高科,殊可喜。"逵累官至太常。

    龚茂良,字实之,兴化军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为南安簿、邵武司法。父母丧,哀号擗踊,邻不忍闻。调泉州察推,以廉勤称。改宣教郎,以同知枢密院事黄祖舜荐,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

    张浚视师江、淮,茂良言:"本朝御敌,景德之胜本于能断,靖康之祸在于致疑,愿仰法景德之断,勿为靖康之疑。"除监察御史。

    江、浙大水,诏陈阙失,茂良疏曰:"水至阴也,其占为女宠,为嬖佞,为小人专制。崇、观、政和,小人道长,内则憸腐窃弄,外则奸回充斥,于是京城大水,以至金人犯阙。今进退一人,施行一事,命由中出,人心哗然,指为此辈。臣愿先去腹心之疾,然后政事阙失可次第言矣。"内侍梁珂、曾觌、龙大渊皆用事,故茂良及之。

    迁右正言。会内侍李珂没,赠节度,谥靖恭,茂良谏曰:"中兴名相如赵鼎,勋臣如韩世忠,皆未有谥,如朝廷举行,亦足少慰忠义之心。今施于珂为可惜。"竟寝其谥。尝论大渊、觌奸回,至是又极言之,曰:"今积阴弗解,淫雨益甚,荧惑入斗,正当吴分,天意若有所怒而未释。二人害政,甚珂百倍。"上谕以"皆潜邸旧,非他近习比,且俱有文学,敢谏争,未尝预外事。"

    翌日,再疏言:"唐德宗谓李泌:"人言卢杞奸邪,朕独不知,何耶?"泌曰:"此其所以为奸邪也"。今大渊、觌所为,行道之人能言之,而陛下更颂其贤,此臣所以深忧。"疏入,不报,即家居待罪。章再上,除太常少卿,五辞不拜,除直秘阁、知建宁府。自以不为群小所容,请祠,不允。

    上后知二人之奸,既逐于外,起茂良广东提刑,就知信州。即番山之址建学,又置番禺南海县学,既成,释奠,行乡饮酒以落之。城东旧有广惠庵,中原衣冠没于南者葬之,岁久废,茂良访故地,更建海会浮图,菆寄暴露者皆揜藏无遗。召对崇政殿,左丞相陈俊卿欲留之,右相虞允文不乐。会俊卿亦罢,除直显谟阁、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

    上以江西连岁大旱,知茂良精忠,以一路荒政付之。茂良戒郡县免积税,上户止索逋,发廪振赡。以右文殿修撰再任,疫疠大作,命医治疗,全活数百万。进待制敷文阁,赏其救荒之功。召对,奏:"潢池弄兵之盗,即南亩负耒之民。今诸郡荒田极多,愿诏监司守臣条陈,募人从便请耕,民有余粟,虽驱之为寇,亦不从矣。"除礼部侍郎。

    上亟用茂良,手诏问国朝典故有自从官径除执政例,明日即拜参知政事。奏事,赐坐,上顾叶衡及茂良曰:"两参政皆公议所与。"衡等起谢,上从容曰:"自今诸事毋循私,若乡曲亲戚,且未须援引。朕每存公道,设有误,卿等宜力争,君臣之间不可事形迹。"茂良曰:"大臣以道事君,遇有不可,自当启沃,岂容迹见于外。"请诏有司刊定七司法。

    淮南旱,茂良奏取封桩米十四万,委漕帅振济。或谓:"救荒常平事,今遽取封桩米,毋乃不可?"茂良以为:"淮南咫尺敌境,民久未复业,饥寒所逼,万一啸聚,患害立见,宁能计此米乎?"他日,上奖谕曰:"淮南旱荒,民无饥色,卿之力也。"

    潮州守奏通判不法,得旨,下帅臣体访。通判,茂良乡人也,同列密以省吏付棘寺推鞫,欲及茂良。奏事退,同列留身,出狱案进上,茂良不知也。上厉声曰:"参政决无此!"茂良逊谢,不复辩。

    叶衡罢,上命茂良以首参行相事。庆寿礼行,中外凯恩,茂良慨然叹曰:"此当以身任怨,不敢爱身以弊天下。若自一命以上覃转,不知月添给奉与来岁郊恩奏补几何,将何以给?"

    宣谕奖用廉退,茂良奏:"朱熹操行耿介,屡召不起,宜蒙录用。"除秘书郎。群小乘间谗毁,未几,手诏付茂良,谓"虚名之士,恐坏朝廷。"熹迄不至。钱良臣侵盗大军钱粮,累数十万,茂良奏其事,手诏令具析。俄召良臣赴阙,骎骎柄用,其后茂良之贬,良臣与有力焉。

    茂良之以首参行相事也,逾再岁,上亦不置相,因谕茂良:"史官近奏三台星不明,盖实艰其选耳。"淳熙四年正月,召史浩于四明,茂良亦觉眷衰,因疾力求去。上曰:"朕以经筵召史浩,卿不须疑。"

    时曾觌欲以文资禄其孙,茂良以文武官各随本色荫补格法缴进。觌因茂良入堂道间,俾直省官贾光祖等当道不避。街司叱之,曰:"参政能几时!"茂良奏:"臣固不足道,所惜者朝廷大体。"上谕觌往谢,茂良正色曰:"参知政事者,朝廷参知政事也。"觌惭退。上谕茂良先遣人于觌,冲替而后施行。茂良批旨,取贾光祖辈下临安府挞之。手诏宣问施行太遽,茂良待罪。上使人宣谕委曲,令缴进手诏,且谓:"卿去虽得美名,置朕何地?"茂良即奉诏。

    谢廓然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廓然附曾觌者也。中书舍人林光辅缴奏,不书黄,遂补外。茂良力求去,上谕曰:"朕极知卿,不敢忘,欲保全卿去,俟议恢复,卿当再来。"是日,除职与郡,令内殿奏事,乃手疏恢复六事,上曰:"卿五年不说恢复,何故今日及此?"退朝甚怒,曰:"福建子不可信如此!"谢廓然因劾之,乃落职放罢;寻又论茂良擅权不公,矫传上旨,辄断贾光祖等罪,遂责降,安置英州。父子卒于贬所。

    觌与廓然死后,茂良家投匦讼冤,遂复通奉大夫。周必大独相,进呈复职,上曰:"茂良本无罪。"遂复资政殿学士,谥庄敏。

    茂良平生不喜言兵,去国之日乃言恢复事,或谓觌密令人訹之云:"若论恢复,必再留。"茂良信之。廓然论茂良,亦以此为罪。茂良没数年,朱熹从其子得副本读之,则事虽恢复,而其意乃极论不可轻举,犹平生素论也,深为之叹息云。

    论曰:葛邲在相位虽不久,而能守法度,进人才,其处己也,则以不欺为本。钱端礼以戚属为相,周葵晚虽不附秦桧,而与龚茂良皆主和议。若乃魏杞奉使知尊国体,施师点之靖重有守,萧燧忠实敢言,仕于绍兴之间,可谓不幸矣。

    <b>部分译文</b>

    周葵字立义,常州宜兴人。周葵年少时努力学习,其学籍从地方上的乡校迁到京师,州学、太学两学校的师生都传诵他的文章。宣和六年(1124),考中进士甲科。周葵被调任徽州推官。高宗移驾临安,各军在边境上与金交战,周葵与判官主持郡中事,应变迅速,使千里之远的地方都十分稳定。周葵任临安府教授,未等上任,吏部侍郎陈与义私下推荐他。皇上召他试任馆职,将被试用时,皇上又召他回答问题,高宗说:“侍从们都说你品行端正。”

    周葵拜官监察御史,又迁为殿中侍御史。在职仅两个月,他上奏的事情就多达三十章,且排列出施行不当的事情共二十件,指出宰相不称职。高宗脸色大变说“:赵鼎、张浚愿意管理政事,我必须给他们权力,怎么可以凭一些琐屑小事而怀疑他们呢?”周葵说“:陛下即位以来,已任相十多人,开始都极力委以重任,最终由于不能被公众的议论容忍而免去他的职位,大臣们也没有坚定的意志。假如陛下有过错,还希望大臣们尽忠指出,可是大臣有过而议事者一指出,就指斥为怀疑他们,使他们有过而不加以改正,而罪恶日深,这不是保全他们之策。”高宗脸色缓和些说“:这种言论很独特。”

    张浚议定派兵北伐,周葵三次上书力言:“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不仅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有人说周葵阻挡计划实施,皇上罢他为司农少卿,以直秘阁身份任信州知州。未等上任,赵鼎被罢职,陈与义执政,改周葵任提刑官,周葵以双亲年老为由请求换到江东任职,没得到允许。

    宋金和议已经订立,周葵被皇上召见,周葵说:“治国有道,那么向敌人发起进攻就会胜利,对敌防守就坚固,和平的时间就会更长。反之,这三方面就会取决于敌人而不是我们了。”周葵拜官太常少卿。当时秦桧一人为相,考虑到周葵以前因议论事情被去职,必然有怨恨赵鼎之心。周葵再次拜官殿中侍御史。周葵对人说:“元镇已被贬职,我根本就不想说什么,即使是我本人也比不上他。”宫内减少差事需裁退四人,周葵上奏说:“希望陛下以仁祖为榜样,大臣以杜衍为榜样。”秦桧开始对他不满。周葵又论及国用、军政、士民三方面的弊端,高宗说:“国用应当藏于百姓家,百姓富足那么国用就不用担心。”周葵又指出荐举改官的弊病,认为应减少荐举官员之数额,皇上诏令吏部安排处理。

    秦桧所倚重的权臣户部尚书梁汝嘉将被特别赐给出身,拜官两府,梁汝嘉听说周葵想弹劾他,就对中书舍人林待聘说“:侍御史将要弹劾你。”林待聘乘秦桧未去朝廷前,就告诉他此事,秦桧立即上奏让周葵为起居郎。周葵正在宫外等待被召见,秦桧出殿告诉。。门说:“周葵已得到圣旨降为起居郎。”

    参政李光打算任吕广问为馆职,秦桧不答应。当时有诏令从官推荐士人,周葵推荐了吕广问,当时他俩互不相识。李光被罢黜后,周葵因为附会李光被革职,被分配主管玉隆观。周葵又任直秘阁,被起用任湖州知州,改换为平江府知府。当时金使络绎不绝于平江道上,周葵见到他们从不行礼,转运使李椿年禀承秦桧意旨弹劾他,周葵又失去职位,被派去主管崇道观。周葵避居乡间,当时国家忧患频仍,人们不堪忍受,周葵独以为安。

    秦桧死后,周葵恢复直秘阁、绍兴府知府之职。周葵经过都城时,皇上任命他为权礼部侍郎,不久又兼任国子祭酒。周葵上奏说:“科举制是用以选拔士人的,近年之考官迎合大臣的心理,把经传中可以献谀的语句用以出题,学者们竞相追逐时好。希望诏令国学一同选择秋试考官,精选精通经学、了解古史的士人,把他们放在前几名,对那些牵强附会、投机取巧的人加以废黜。”

    周葵兼权给事中。侍御史汤鹏举说“:周葵由于魏良臣的推荐,一下子窜到侍从的职位;吕广问,周葵的死党。乞求把他俩一同罢免。”太学生黄作、詹渊率领诸生到都堂投书要求留下周葵。第二天,博士何亻甫等对皇上说起此事,请求对太学生们予以警告,皇上诏令把黄作、詹渊流放到五百里外的州编管,周葵离朝任信州知州,随后被罢免。

    周葵被起用为抚州知州,因患病,皇上改任他提举兴国宫,加直龙图阁、太平州知州。州内大水冲坏圩堤,周葵令人全部修复,共长一百二十里。邻郡的圩堤被淹没,只有当涂仍丰收。市内护城河长久被堵,雨天、晴天都危害州城,周葵下令城中百姓,每家出一男子,官府供应吃的,全力疏通河水,公私都得以便利。周葵被提升为集英殿修撰、敷文阁待制、婺州知州。

    孝宗即位,周葵拜官兵部侍郎兼侍讲,后改为同知贡举兼权户部侍郎。孝宗多次亲自写诏书问钱谷出入情况,周葵上奏说:“陛下劳心各项政事,每天都有咨询,总是出乎人意。今天都是隐约讽喻之文和一些小事,这一定有小人乘机想实现他们的私心,不可以不加以调查。”周葵是指龙大渊、曾觌。孝宗为之改容。

    金主完颜亮被他的部下所杀,张浚从督府来到朝廷,秘密地报告皇上:“敌人失去泗州,那些害怕被定罪的人想归顺宋朝,希望派兵渡过淮河进伐,这是恢复国土的时机。”周葵请求对话,说不可以轻举妄动,周葵多次劝说的奏言达数百字。等到皇上派遣李显忠、邵宏渊去夺取灵壁、虹二县失败后,孝宗想想周葵的话有道理,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周葵始终坚持自治之说。

    周葵兼权知枢密院事。台谏交替上书说议和太快,周葵与陈康伯、汤思退乞求令侍从、台谏官开会商议,大家争论十分激烈,大臣们呈上辞职书乞求罢职,皇上不答应。周葵单独留下坚持要求罢职,孝宗问:“你为什么这么竭力请求罢职呢?”周葵回答说:“自从参预政事以来,每天与宰相商量事情,对我提出的建议,有人心中以为然而表示赞同;有人不得已而表示赞同;也有人绝不肯相从,这种情况十次中有四、五次。等到呈送到皇上面前,陛下又或认为不是这样的,大概十件事中,不同意的有七八件,我怎能内心不感到惭愧,这就是我想去职的原因。”

    周葵曾请求召用侍从、台谏,孝宗说“:如何得到像你那样正直、诚实的人。”于是周葵推荐了李浩、龚茂良,孝宗认为他们都是佳士,将依次重用。太常奏说郊祀的牛死了,周葵说:“春秋载鼷鼠吃牛角要免去郊祀,何况边患未除,边境未安,请求延期举行郊祀,以符合天意。”皇上同意了。

    虞允文、陈康伯为宰相,周葵立即请求退职,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周葵被起用任泉州知州,他要求告老还乡,被加上大学士之职退休。周葵闲居数年,不让世事萦绕心中。淳熙元年(1174)正月,周葵去世,终年七十七岁。皇上听到后很是震惊,深表哀悼,赠他正奉大夫之职。后来把他的儿子升为朝官,历赠太傅之职。

    周葵侍奉双亲十分孝顺,恩荫子孙时,他先让给为孤儿的侄子。他死时,幼子与孙子还没被命职。周葵平生做学问不拘泥于前人的经传、注释;著有圣传诗二十篇、文集三十卷、奏议五卷。晚年号称惟心居士。淳熙四年(1177),有关部门为他请求谥号,皇上赠予“惠简”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他十岁就精通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施师点成年后游学太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很朴实,有古代学者的遗风。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职,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到朝廷对话,皇上调他任复州教授,未等上任,遭母丧。服丧期满后,任临安府教授。

    乾道元年(1165),因陈康伯的推荐,皇上召施师点问话,他说:“历年屡下诏抚恤百姓,而皇上的恩泽并未深入到百姓中间。陛下悲痛思虑,唯恐一人失所;派人到各郡县搜求,唯恐财赋不集中。请不要被每天所降诏书所迷惑,朝廷所施的恩泽并不深入广泛。百姓既困于几倍于往常的捐税输纳,又困于朝廷恩泽的不深入广泛,又加上年成不好,屋里的存贮将空,租税不能如期交纳,以致积少成多,百姓往往逃避负担。今天祭祀明堂赦免囚犯,户等从四等以下,拖欠自四年以前的租税,希望朝廷也全部予以免除。”皇上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些话。”并诏令有关部门遵从这些意见。

    乾道八年(1172),施师点兼权礼部侍郎,拜官给事中。当时太子詹事已被除去,皇上又特令增加二名东宫官,命令施师点兼任。皇上召施师点对话,施师点说“:近年来人才被屈曲,士气耗尽,应广泛储备人才以待急用。”皇上说“:看你所奏的意见,可见你有辅佐的才能。”

    施师点假借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出使金。施师点到金廷致辞,金国大臣排列的顺次已定,相仪者以亲王将到为由,令施师点退位,施师点屹立不动。相仪者请了四次,施师点庄严地说:“站立顺序已定,还要做什么?”不肯稍稍移动,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深感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请。乾道九年(1173),施师点出使回朝,有人把这件事告诉皇上,皇上对此称赞不已。等到后来金使正月初一来到南宋朝廷祝贺时,问馆伴:“施师点现居何官?”馆伴宇文价从列队站立的人中指出施师点给他看,金使恍然大悟地说:“一看见正直的人,就感到眼前一亮。”

    十年,施师点拜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施师点入宫上奏,行礼完毕后,皇上说:“你稳重有操守,考虑问题深远,我早就想重用你了。”皇上又诏令他兼参知政事,拜官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施师点曾同宰相一起奏事退朝后,又同枢密使周必大一起进呈奏议,皇上问“:刚才一二件事你们各陈己见,与国家大体很有关系。在这之前宰相来奏事,执政却不开口,现在你们又如此做。大大辜负我的期望。”周必大奏道“:过去祖宗时,宰相、执政一起奏事互相之间可以否定,甚至当宰相面加以指责,退朝后还能不互相怀恨。自从秦桧掌权以来,执政害怕定罪而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今天陛下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只有宰相奏事,还用执政做什么?”施师点又奏道“:我不敢不竭尽全力报效国家。”皇上于是告诉他们说“:我想让天下事每天在心中徘徊,未曾释怀。”

    当初,州郡上供钱物有不按时呈进的,于是朝廷建立了年终稽查考核法。到这时,主管财政的大臣有乐意为督促的人,乞求不等到年终提前考核。书面命令已经下发,施师点惊惶地说:“这种政策如果推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有人说“:命令已经颁布了。”施师点说“:所做之事将成为天下的危害,只恨不能迅速加以更改。”于是立即追去扣住不发这个命令。枢密周必大举手称赞施师点说“:天下百姓不受此令危害,是你所恩赐的。”一天,施师点到后殿与皇上对话,皇上说“:我以前喝冰水很多,突然严重泻肚,幸好立即好了。”施师点说:“自古以来人君在国家平安无事时,急切地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做,而忽略了所应当加以警戒的方面,以后没有不后悔的。”皇上深以为然。

    淳熙十三年(1186),施师点辞去兼职同知枢密院事。施师点任权提举国史院,权提举国朝会要。十四年,他拜官知枢密院事。施师点诚恳地访求人才,并记下放在夹袋里,认为蜀离朝廷远,人才难以发现,于是对蜀士人中之贤者,让他们各自呈上他们所了解的人,按其才华品行、文学才能排列顺序,每当朝廷有空缺,必定列出他们的名字上报。十五年春,施师点以资政殿大学士之职任泉州知州,拜官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绍熙二年(1191),施师点拜官隆兴府知府、江西安抚使。施师点曾对他的儿子说“:我平生做官,都听其自然升降,当初未曾在心中留意,不由意依附权贵,这只有君主知道,于是被提为显贵。人能否在官场上顺利或遭挫折这自有命份,不在于巧思图谋,只有对皇上忠孝才是我的事。”绍熙三年(1192),施师点生病死去,终年六十岁。皇上赠他金紫光禄大夫之职。施师点著有奏议七卷、制稿八卷、东宫讲仪五卷、易说四卷、史识五卷、文集八卷。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