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vip,[综]学霸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不容易两兄弟和大家告别完了之后,彼此看了对方一眼,就笑着往家走去。“我听说你也拿了个s的评级?这很好,这对你下学期申请优秀学生或优秀干事是非常有帮助的。”

    到家后,虽然刘爸爸知道自己两个儿子在学业上都很优秀,但看到一个ss级而另一个s级的评定之后,还是格外高兴。为此在餐桌上,还特意开了瓶红酒,大家举杯道贺。就在刘淼迎来自己的寒假,《少年》第二期也在全国发行。这一期基本是延续创刊号,但是因为有了分刊的通知,倒是惹来不少争议。赞成的表示很愿意看更专精的杂志,而反对的则认为刘淼等人是在变相圈钱。

    未完待续……

    ☆、第138章

    虽然张家小姑那妖冶多变的风格让刘淼有些吃不消,可张家小姑的执行力也是非常可怕的。去日本巡游了半个月,就直接包机带着几十号人从日本杀回了华夏。不知道的还以为人蛇集团带着日本贫民偷渡来华夏呢。毕竟动漫编辑和动漫作者那都是标准的御宅族,哪怕是身为女性看上去也像是数百年没有出来晒过太阳的千年女鬼一般。刘淼是早一天收到张家小姑发过来的名单,结果这份名单将刘淼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大家在张美清去日本之前就调查过日本的动漫产业,列了一个编辑名单和一个作者名单,好让张家小姑有的放矢。结果按照张家小姑目前的成绩来说,她几乎一个人挖空了日本各大动漫杂志的骨干编辑,同时也挖走了日本大约三分之二以上的顶级漫画作者。无他,张美清将刘淼指导绘图的漫画一丢出来,这群还不知道什么是分镜头的漫画先行者就已经哭着喊着要拜刘淼为老师了。再通过张美清将少年漫画和少女漫画的定义及区别说出来,还有如何使用网点纸等等后世看上去挺常见的技巧之后,这群漫画家和编辑们彻底臣服在刘淼的脚下。虽然这群日本人是来华夏工作,但更多地是抱着来华夏朝圣的心态。在他们眼中,刘淼就是那个能带领漫画走出一片未来的王;刘淼就是那个注定要成为漫画王的男人!

    而刘淼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当他们拿着《少年》杂志上的连载漫画时,才赫然发现日本的漫画落后华夏漫画不是几年的距离,而是一个世代了。日本的漫画此时还拘泥于讽刺和搞笑,偶尔的生活题材也是走小四格或随笔性质的内容。而在刘淼这里,《灌篮高手》的分镜头就仿佛是一场正在直播的球赛;而《名侦探包慈》的漫画就仿佛一部悬疑剧,剥丝抽茧让人欲罢不能;而《凡尔赛玫瑰》则是将一干女性编辑和作者迷晕了过去,锥子一般的帅哥脸,还有动不动就漫天花瓣和爱心的网点运用,简直是所有雌性生物的必杀技。

    这群日本人的工作态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他们不仅有和少年社其他编辑一样的工资,更因为他们手上还或多或少有额外的海外就业补贴和每年两次返家的机票补贴,此外少年社的工作环境让习惯了在逼仄小空间里工作的日本编辑们感到仿佛来到了天堂。对于男人们来说,宽大的游戏室简直是比女朋友更美好的存在;而对于女人们来说,随时可以享受的香氛spa按摩简直是比老公更贴心的安排。作为深受华夏文化影响的日本,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还是有的。拿着老板如此好的待遇,不好好为老板工作那叫什么事?尽管少年社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用于倒时差和安置自己,但是从第二天起他们就跟在中国编辑的身后,开始学习少年社的编辑部文化和相关流程。面对如此热情的工作伙伴兼竞争对手,中国的编辑们也开始拿出百分之两百的精力来应对。

    在欢迎日方编辑和作者入职的欢迎大会上,刘淼特意将即将推出的漫画杂志拿了出来。

    “想必张女士已经和你们聊过有关我对漫画的最初的分类方法,那就是针对男性读者的少年漫画和针对女性的少女漫画。当然,用性别区分其实是不大可靠的,因为女孩子看少年漫画的也是大有人在;而男孩子看少女漫画的也不乏先例。但是我们的杂志还是按照这两种方法来区分,首先是少年漫画杂志,《星期天》。目前这本杂志是双周刊,逢双周的星期天出刊。我给《星期天》的漫画作品规定了三个关键词,友情、努力和胜利。在《星期天》的漫画里,我们侧重的是友情描写,爱情什么的,不必过于深度刻画;此外在我们的漫画里,男主角不是不可以被打败,但是男主角不能打败后就一蹶不振。他可以自我醒悟,也可以被人当头棒喝,总之他是越败越战,直到他取得胜利。没错!我们的《星期天》里绝对不能容忍一个失败的男主角,男主角在任何事情上都必须胜利者,除非他不在意这个领域。其次我们的少女漫画杂志叫《花样绮梦》,目前是双月刊,逢双月的月初发行。同样的,《花样绮梦》的漫画作品也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爱情、闺蜜和甜蜜。爱情就无须我赘言了,《星期天》不允许过多的爱情描写,但《花样绮梦》却欢迎各种爱情描写。闺蜜是属于朋友的一种,但一定是女主角最亲密的朋友,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同时闺蜜也可以背叛女主角。接下去的甜蜜就代表着我们的男主角和女主角是一定要在一起的,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最后我就说下我对这两本杂志的期许,首先必须完成的是,在年底之前,《星期天》从双周刊变成周刊;而《花样绮梦》则从双月刊变成月刊。除此之外,我还希望我们能在两年内发行《星期天增刊》和《花样绮梦别册》。为什么我们要做《星期天赠刊》和《花样绮梦别册》?第一,我必须公布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星期天》每期只刊登20部漫画作品,同时每期我们都要安排读者调查表。如果某部作品连续三周评选都是倒数三名,那么这部作品就必须从《星期天》上移走。那么,其他优秀作品和那些虽然不被读者喜欢可却依旧有价值的作品怎么办呢?我们就将他们留在《星期天增刊》上发表。而《花样绮梦别册》则是刊登一些非主流的爱情漫画,比如百合和*,亦或者那些不是特别适合少女阅读的爱情漫画。”

    这是刘淼第一次非常清晰地讲解他的漫画杂志办刊理念,几个负责的中国编辑和日本编辑都听得非常仔细。有个编辑忽然举手问道:“刘董,您能为漫画作者开除如此高的报酬,我们身为漫画人自然感到高兴。但是我现在既然身为少年社漫画部的编辑,我就必须为少年社的运营考虑,您能保持如此高的投入之下,我们能获得足够的回报和利益么?”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是漫画部编辑们的疑惑,文字部那边早就是忧心忡忡了。在这个小说稿酬普遍只有千字二、三十元的时代,少年社的稿酬居然高达千字两百元。这还只是少年社普通签约作者的稿酬,一旦成为少年社的高级签约作者或资深签约作者的话,稿酬还能上涨到千字五百元。尤其是刘淼还承诺过,这个稿酬只是保底价,面对优秀作品是上不封顶的。这给少年社带来了大量优质稿源的同时也让少年社的财务部门抓狂,而编辑们也是对这种做法感到担忧。

    刘淼其实早就知道大家的忧虑,便笑着说:“请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和作者们的合约是业内独一无二的。既然我们支付了高稿酬,那么索要该作品未来十年的改编权和相关衍生权利的要求就自然是合理的。我们买下的不仅仅是该作品三个月的专属刊发权,而是该作品在接下来十年内的各种开发的权力。当然,我也必须承认,我们接触的作品中,七成以上是没有任何改编价值的;而剩下的三成作品里恐怕也只有不到1%的作品会改编之后大成功,为我们带来超高的收益。因此我们的确是在赌,赌这1%的白金作品什么时候会出现。不过请大家放心的是,我们在影视改编和海外出版方面还是颇具优势的,虽然不见得人人都会改编成剧本或海外发行,但是我们的庞大版权库将最终成为我们少年社立足的宝贵财富。”

    刘淼的解释或多或少让内部的忧虑减少了,但是外部对于少年社刚刚创社就将旗下唯一的王牌杂志一拆为四感到忧虑。不过这里真正忧虑的人可能不多,大多是竞争对手们的抹黑罢了。《少年》创刊号的来势汹汹将各大出版社和杂志社吓出了冷汗,好在因为花都文化本身的能力有限没能让《少年》最后在国内大卖,而只是在他们传统的华南、华中市场热销。不过根据下面的调查人员分析,第二期方面,华东和东南市场估计就保不住了。而根据某出版调查机构的分析报告指出,《少年》畅销全国恐怕只需要半年的时间,而再过半年就会有号外的代理发行机构前来洽谈《少年》的海外发行及海外版的授权工作了。

    在这个时空里,华语明显取代了英语的存在,虽然英语是欧美地区的通行语言,可放在国际还是莫过于华语。即便在欧美地区,华语也是学生们的首选外语科目。因此欧美的代理机构常年驻扎国内,就是要发现国内的流行杂志好贩售到他们所在国去。别以为这种海外发行只是小打小闹,就用《蔷薇》举例。在传统的华语海外市场,东南亚地区,《蔷薇》轻轻松松可以拿下二十万册的销量,几乎相当于国内销量的一大半了。而在主力的日韩市场,《蔷薇》凭借他们的日系风曾经在日本刷下一期发行破百万的销量,逼得日本文部科学省文化厅不得不出台一条“限华令”,即华语杂志在日本销量越高所承担的发行税将越高。这个条坑人的法令也被韩国人抄了去,因此曾经为华语杂志主力销量海外市场的日韩市场渐渐被华夏出版人们视为鸡肋一般的存在。因为卖得好也赚不了多少钱,不去卖又显得自己没底气什么的。

    反倒是新兴的欧美市场让华夏出版人颇为欣赏,那里人口多且平均收入也高,真的是一座大金矿。除此之外,国内一些老牌杂志甚至还敢在大洋洲和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地区有不错的销量。当然,非洲及中东地区还是华夏文化暂时没能覆盖的地区。正因为有海外市场的支撑,所以刘淼才觉得版权运作大有可为。

    未完待续……

    ☆、第139章

    在华夏,杂志的贩售无非是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华夏邮政图书发行公司进行预订,然后华夏邮政会每月固定将图书邮寄给预订的读者;另一种则是通过其他发行公司在各省各市的便利店、报刊亭、连锁超市及连锁书店发行。一般来说,前者是这本杂志的保底读者,而后者则是拉动杂志销量的主力军。其实在各种年会上,图书产业的专家都认为国内的杂志平均销量应该都能在百万左右,毕竟国内人口和领土都很大。但实际上,国内杂志销量能突破50万册就算是一流杂志了。当然,新闻时政类杂志销量略高,学术专业杂志销量偏低,但是平均销量远远不及专家的预测也是让人郁闷的。

    如今身为杂志实际发行人的刘淼也开始阅读《华夏图书出版与发行协会月刊》和《杂志人》两本杂志了,最近在《杂志人》上,有专家指出国内没有统一的大型发行公司是造成国内杂志销量始终上不去的原因,尤其是现在杂志的出版公司往往和发行公司是一体的,导致某些地区性的大型发行公司会对另一个地区性的大型发行公司旗下的杂志进行抵制和杯葛。刘淼深以为然,现在国内的杂志出版人做杂志前的第一件事找到合适的发行公司。运气好的出版人能抱上昆仑、扬子江或花都三大的大腿;运气不怎么样的就只能去抱各省发行公司的大腿了。抱住三大的大腿,意味着你杂志的销量至少20万起,但即便如此,你的销售还是无法在全国铺开。昆仑通知西北、华北及东北市场;扬子江领衔华东和东南市场;花都则是盘踞华南和华中市场;唯一没有涉足的西南市场则是在锦官文化、金沙江出版、峨眉发行和春城图书四家的混战中。

    除此之外,其实国内本来也有全国级的发行公司,一家是叫华夏图书出版发行总公司,另一家叫华夏教育出版发行总公司。前者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而后者也是在地级以上行政区域设有分公司。但问题是,这两家公司其实是听松散的公司结构,总公司管不住省级子公司,省级子公司管不住地级分公司,地级分公司倒是能关注县级的办事处,可这又能怎么样?一个地级行政区域的销量也就是几万,为了这点销量一个个拜访过去也太费成本了,所以也就没人再管了。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全国级的发行公司并且出版和发行分开是多么必要的事情,可没有人敢提,因为谁都知道提了这个方案那就是和三大乃至全国所有的出版发行公司过不去。人要是得罪多了,那在这个地方也就混不下去了。

    在花都文化的发行下,《少年》第二期如约在华南华中市场铺货,同时因为和宝岛文化出版集团及明珠图书公司签署了发行合约,《少年》第二期也成功登陆宝岛省和明珠市及濠镜市。同时根据靳瑞林的保证,和东南亚几个主要国家的代理发行公司的谈判也进入到合同签署流程,不出意外的话,第三期也能进军海外市场。不过让人尴尬的是,第三期虽然能进军海外,但是在国内暂时还没有华南华中以外的发行公司愿意代理发行。不过对此刘淼除了一声叹息之外,也没有什么可以评论的了。

    而拿到第二期《少年》的读者们却被最后的一篇杂志社声明给惊到了,《少年》居然从第三期开始变为双周刊,而同时将漫画内容分拆出去,另外组刊,并且《少年》的姊妹刊《花季雨季》也将以月刊形式出版。这个消息一出来,有几个读者就跑到海角社区的舞文弄墨版或者是去文学江湖论坛吐槽。虽然《少年》还是一本新生杂志,但是内容确实是惊艳到了不少人,很多人都认为《少年》将是国内青春文学及文艺类杂志的执牛耳者。没想到在第二期就宣布要改版,而且还是一变四的出版发行,很多读者都开始忧心杂志的质量。

    文学江湖的的知名评论员“月石”写道:“《少年》改版分刊的做法是情理之内却意料之外的事情,毕竟《少年》的定位是一本针对13岁到30岁的青少年文学文艺杂志,因此大量的漫画内容充斥其中就有些奇怪了。因此《少年》一分为二是可以理解的,《少年》回归到初衷,而另外一本则去做漫画,这对读者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可现在的问题是,《少年》不仅要分刊,而且一分还是四本,其中《少年》本身还将从月刊变为双周刊,这让笔者本人不由得担心起其杂志未来的质量了。众所周知,时政经济类杂志是周刊居多,这和资讯需要快速刷新是有关的;而生活时尚杂志是双周刊居多,这和潮流文化刷新速度也是有关的;而一些科学专业杂志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