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vip,海阔凭鱼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日后,皇帝早朝,廷臣启奏:河北路诸军在当地民团练勇的协助下一举击退犯境的辽兵,歼敌两万多人,辽军征南大元帅萧现常负伤逃走、军师楚灵哈等多名辽国大将授首,大名知府孙学、河北兵马总管季恩特向皇上贺喜。徽宗龙颜大悦,前些日子北边的请援奏章如雪片样飞来,朝中文武大臣束手无策,搞得徽宗心神不安。如今不费朝廷一兵一卒,河北当面的辽寇已灭,想必其他方向的契丹人也会闻风丧胆,铩羽而归。

    徽宗正要下令嘉奖有功人员,枢密使童贯出班拦阻,称知府孙学勾结梁山贼寇,应予严办。徽宗想起前几日边患紧要时,身为武官首要的童贯无计可施,一言不发的样子,面色一沉,刚要开口斥责,太尉宿元景上前奏报,称梁山贼寇虽啸聚山林,打劫州府,但关键时刻申明大义,知道国家危难,匹夫有责,前期发兵登州驱逐倭寇,今又大败辽兵,由此可见其间不乏忠义之士,可用之材。朝廷当因势利导,下旨招安,以为国家肱骨。大名知府孙学虽未经禀奏便与梁山人等联手,有违常例,然军情紧急,乃迫不得已的权全之策,无可厚非。且其知人善任,做事果断,为国家立此大功,足见其才智,应予以褒奖,录以重用。徽宗闻言点头称是,指着童贯的鼻子骂道,尔等国家重臣,危难时刻不能为君分忧,只会鼓言诽谤,搬弄是非,如不深刻反省,定不饶恕,现罚俸一年,以为惩戒。转头又对宿元景下谕,着经办奖赏边事有功人员并招安梁山事,要着意体现朝廷的体恤之情。

    宋江的大计大大地向前进展了一步!

    徽宗为何对招安梁山的事情如此开明了?

    按照历史的记载,宋朝,尤其是北宋时期,赵家皇帝普遍还是比较开放、聪颖的,较之其他朝代的昏君叠出,这个时期虽然有德明君不多,但恪尽职守的还算不少。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萌芽,从太宗时的一千八百万两到哲宗时的六千万两,北宋朝廷的国家收入一直为历代之最,即使是边祸不断的局面下。徽宗虽然矫情于文墨丹青,但对国家的大是大非还是看的懂,只是不愿意铺下身子去管,所以他起用一班重臣来代理朝政。以往他对四大奸臣颇多倚重,是因为这四个人不但擅长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让他感觉到很受用,而且这四个人的确有自己的才干——蔡京的理财,童贯的练兵,高俅的吏治,杨戬的外交,都有自己的一套,如果不是他们心术不正,相互勾结,欺上瞒下,也许徽宗年代并不输于王安石变法新政的那段日子。毕竟这一时期朝野上下的能人辈出,就连高俅也算是体育好手,更不要提蔡京这个书法大家了!

    然而在高俅意外落马身亡之后,他这一支的势力一落千丈,所以很多皇帝就在其他派别的鼓动下,以“莫须有”的罪名抄查了高俅的家,结果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高俅收授各地官员贿赂的证据(与其他权臣勾结的证据都被负责查抄的官员瞒下销毁了),让徽宗一度哀叹自己是否被蒙蔽了眼睛。三大权臣势力暗自庆贺可以瓜分高俅一派遗留下来的势力空缺,没有想到皇帝对权臣的信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皇帝身边经常有一个人在给他吹风—:重用权臣无异于养虎为患,纲常衰落才是国家危亡的起因。而皇帝偏偏现在对这个人又是宠爱有加,言听计从,这个人就是梁山的首领之一、入云龙公孙胜!

    早在梁山好汉们商量谋求招安一事的初期,智多星吴用就明确地指出,欲想使招安有个好的结果,必须先削弱翦除朝中奸臣的势力,尤其是与梁山众人向有宿怨的蔡京、高俅!宋江虽然对此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弟兄一心为国,皇帝自然会明辨是非,不会再受奸臣的蒙蔽。在梁山众位头领中,柴进、呼延灼、林冲、杨志等对吴用军师的这一说法坚决,终于影响了宋江和卢俊义,定下决心不惜精心计议先“清君侧”,所以才有了徐宁进京献宝马和公孙道长的进宫。

    自从太师蔡京将公孙胜引荐给徽宗之后,公孙胜很快就成了皇宫里的座上客,他的道行、才华和风骨令同样喜好修真的赵诘十分钦服,而公孙胜修炼出来的仙丹(实际上是神医安道全配制的秘药)也让服用之后的徽宗感到身轻体健,心舒气爽,就连多年未得宠幸的后宫们也受益非浅!就如蔡京事前预料的那样,得了莫大好处的皇帝自然忘不了他这个举荐人,不但赏赐了不少大内秘藏的历代名家书画,就连皇帝御用的仙丹也经常赐给他一些服用(只不过给蔡京的基本都是公孙胜命安道全特别制作,加了慢性毒药的),让蔡京老贼时不时的高呼“皇恩浩荡”,一心做起了“福寿永固”的美梦。

    除此之外,公孙胜还经常把徽宗在权臣嘴中听不到的消息传递给他,让他知道了四大贼寇(江南方腊、山东宋江、河北田虎、湖北王庆)之间的区别,知道了辽国、西夏、高丽、扶桑、大理、吐蕃、安南等周围国邦的情形,也知道了民间对朝政和重要官吏的评价。结合着自己在朝堂之上的了解(虽然他并不喜欢上朝临政),结合着从爱人李师师那里听来的包括梁山消息在内的民间传说(朝廷大臣之外的关于时事的评论),天资聪惠的徽宗自然看透了童贯等人对外寇的惧怕和对梁山的仇视,也看到了梁山好汉可以迸发的能量,所以当宿元景提出应当下旨招安梁山,引这邦义士为国家效力的主张之后,徽宗自然不会向以前被蒙蔽时那样的反对,况且原本对梁山仇恨最深的高俅已经不能帮童贯们争执什么了!

    一段日子以来,没羽箭张清忙得是不亦乐乎。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