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vip,海阔凭鱼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但人们并不知道,其实宋江他们最后的命运不是象施耐庵描写的那样落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而是

    日近黄昏,秋风刮着一团团西北特有的笼笼草在干涸的地面上打着旋,抬头望去,天阴沉沉的,连一只路过的飞鸟业看不到。整个河西走廊好象只有他们自己一样的寂寞,因为充耳可闻的也只有他们驼队的驼铃声。眼看还有顶多半个月的路程就可以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家园,驼队中的大宋商人们显得多少有些兴奋,毕竟家对于这些忙碌于生意的跨国商人来说,也同样代表着温暖和安全。何况几个月前出发是携带的中原特产已经全部出手,赚取的金币又买成了波斯和西域出产的货物,这样的一个来回可以使商人们投入的资金翻上一个跟头。就当商人们算计着即将到手的白花花的银子,思念着分别已久的佳人的时候,沉闷的牛角号突然在山谷中响起。这并不尖锐的牛角号音却象利刃一样割碎了商人们的美梦——吐蕃的强人来了!自己的货物、金钱能否保全不说,连性命也许也会交代在这里!他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商队的武装护卫身上,但当他们把目光移到商队中那十几名收了他们银子的护卫身上时,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护卫们根本没有要与强人交手的意思,而是已经开始策马逃跑了!这时因为来拦路抢劫的主,他们根本惹不起:那是大队的西夏王军!就是他们几年来时断时续地在这条由来已久的丝绸之路上拦截商队,真正成了西北客商的噩梦——他们比普通的强盗更狠毒,他们并不会打劫所有的商队,因为那样久没有刃敢从这里经过了,那是自断财路;但他们一旦动手就会钱和命一起要,因为他们并不给东面的大宋和西面的回鹘这两个商人的宗主国留下太明显的把柄。很快这支商队在河西走廊里消失了,他们的家人再也等不到他们回来的那一天……

    辽阔的南中国海上风平浪静,两只执着的海鸥跟在这艘大海船的后面上下翻飞,因为跟在它后面不仅可以吃到尾迹中翻腾出的鱼虾,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直接吃到船上那些在宋国已经大赚了一笔的商人随意抛出的食物。这些商人是在福建的泉州上船的,那里是当今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这艘全长十余丈的阿拉伯大海船是常年往返于泉州与阿拉伯半岛亚丁港的,现在船上正满载着大胡子商人们采购的中国瓷器、丝绸、药材和其他一些珍稀精美的商品,准备给西边那些伊斯兰兄弟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不过,在商人们兴高采烈的向空中抛洒食物来挑逗那两只海鸥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好运气好象到头了——几只快速帆船象围捕猎物的狼群一样围了上来,很快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船上站着的全是袒胸露腹、手执倭刀的扶桑浪人。海盗来了!商人们惊呼从舱面消失,很快他们又带着自己的下人拿刀拿枪的站回到舱面,准备与船上的水手一起跟围上来的海盗死拼到底。一个年轻的商人惊慌的向自己信奉的神明祈祷着:“真主啊,您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您的仆人呢?为什么让我三次渡海来宋国就两次遇到这该死的扶桑海盗呢?上次他们抢夺了我们的财物,霸占了我们的船只,把我们赶上小艇上去喂鲨鱼。算真主保佑,我在二十几个人中侥幸活了下来,难道这次厄运又要降临了吗?”眼看着海盗们的船越来越近,商船上的几十个人根本不是那数百名海盗的对手,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马蹄声在这北方深秋的寒夜中格外的清晰,与急促的马蹄声一起传到沿街百姓耳朵里的是马上衙役的叫喊声:“契丹人又要入侵了!县太爷传令让各家丁壮马上到衙门前集合,抗命者、迟到者,军法从事!”喊声很快传递到县城里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渐渐地,一些人家的窗户被灯光照亮了,再过会儿,街上就陆续传来门轴开合的吱呀声以及家里人诸如“小心点”“我们等这你回来”这样的叮嘱声。在那些没有壮丁可以出的家里,女人把孩子搂的更紧一些,生怕孩子会遭到什么不幸。一位老妇人从炕上挣扎着探起身子,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东屋里的动静,半天感觉没有什么异样,才暗暗地叹了口气,又躺回到被窝里。她再也睡不着了,撇了一眼被明月映照得泛着银光的窗纸,自言自语地:“天杀的契丹狗又要来了!”去年春天,辽兵曾经打到这里,附近州城里的官军抵挡不住契丹人的进攻,形势一度十分危急。官府征调全城的青壮年上城协助防守,拼杀了一天一夜总算护住了城池。老妇人的丈夫早年就去世了,她二十三岁的独生子在这次战斗中不幸丢掉了一只手臂,这让这一家四口丧失了唯一的壮劳力。所幸儿媳妇还算贤惠,照顾着残疾的丈夫,拉扯着年幼的儿子,孝敬着虚弱的婆婆,才让这个家勉强度日。这才安定了一年多,狗日的契丹怎么又要杀过来了呢?这回还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老天爷呐,你怎么打个雷劈死那些辽兵呢?太上老君啊,你怎么不派神兵下凡,帮帮这些可怜的人呢?

    北宋徽宗年间,皇帝昏庸无志,贪官肆意横行,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各路英杰纷纷揭竿而起,树旗聚义,其中最大的便是江南的方腊和山东的宋江。

    宋江,山东郓城人,字公明,家中排行第三。自幼在家中遍读经诗,习学拳棒。因好结交江湖朋友,乐善好施,恩泽广布,在天下享有“山东及时雨,孝义宋三郎”的美誉,时下在本地县衙中做文吏。因舍命搭救劫了“十万贯生辰纲”的好友晁盖、吴用等人,后被杀惜牵连,几经周折,被迫上了梁山,坐了第二把交椅。此时的梁山已是兵强马壮,声名远镇,各地豪杰纷纷前来入伙,每日里聚义厅里宴席长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宋江却没有象大家一样高枕无忧,这日他拉着军师吴用寻一无人之处吐露心事:“学究啊,你知道我这个人是喜欢杞人忧天的。现在山寨一片繁荣,众兄弟终日推杯换盏,醉生梦死,我却欢喜不起来,总要想到一些以后的事情。”吴用是宋江多年的知交,清楚他定是有所心事,不吐不快的,便说:“公明哥哥为山寨众兄弟每日劳心劳力,谋划前程,大家都是心仪的。有何想法,但且讲来听听,或许我可以分一点忧。”宋江叹口气说:“自从上山以来,众兄弟心意相投,情同手足,无一日不舒坦。然而我是忧心,今日如此,明日如此,恐大家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常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日这般,恐将来便不见得能继续快乐下去了!”吴用闻听,也倒吸一口冷气:“是啊!现今山寨今非昔比,然一则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