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vip,笛韵如水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和小笛韵到三星堆博物馆,晚上我借花献佛,在顺兴茶馆操办一个答谢“宴会”请蓉城网友陪我看川剧表演。

    才到蓉城的第一天嘉木就问我们去不去三星堆?对于这个博物馆我居然孤陋寡闻,嘉木笑了:“卖书的居然不知道三星堆?”我羞惭了,后来在聊天室大骝又重点指示要去三星堆,我这才觉得我非去不可了。细心好客的嘉木给我们写了线路图,我们按图索骥来到著名的三星堆博物馆,在历史的展示中又得到一次震撼,观古思今,感慨万千。

    三星堆博物馆是建在广汉三星堆遗址上的一个展览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的现代博物馆,对于这个博物馆的更多资料则是在我回昆明之后查阅到的,恰巧在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关于三星堆文化的猜测节目又使我丰富了三星堆印象,对历史的敬仰更让我对三星堆记忆深邃了。

    资料上介绍:“1929年广汉农民燕道诚在车水溉田时无意 碰醒了沉睡3000年的三星堆文明,随着一大批精美、奇绝、神秘的国宝级珍稀文物横空出世,一连串惊天之谜接踵而来。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发掘,引起了海内外的震惊和轰动,神秘的古蜀国也从此揭开了它谜一样的面纱。‘世界第九大奇观’三星堆文物所散发出的宗教神秘魅力,不但改写了中国古代文化史,而且改写了古蜀国的历史。”

    在三星堆遗址上于1992年奠基建立博物馆,1997年10月开放,馆区占地30公顷,由展厅、祭祀台、人造湖山、广场几部分组成,主馆内展厅分了7个部分,馆内外建筑和布局显示了地貌、史迹、文物造型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观感上比一般展览馆更具光彩。

    厅内的展出的文物很漂亮,不像我以前看到的类似展览,尤其看到青铜面具时,那份更接近现代人的英俊使我一扫以往对周口店人、元谋猿人的不良印象,觉得这才应该是我们的祖先呢。这使我联想起早在娥眉和乐山见到的大佛,那时就很欣赏蜀国人的艺术眼光,他们总是把菩萨塑得和现代审美眼光很接近,男菩萨一个个天庭饱满,地角方圆,肤色白皙,眉清目秀;女菩萨又是身材婀娜,长袖飘飘,露着的小腹微微凸出,腰非杨柳而丰腴。真让人仰慕不已。三星堆的面具真奇怪,有两类:一类是“有眼无珠”--眼睛里没有瞳孔;一类又是眼长如柱--眼球竟然是两跟大圆柱,并且望眼镜似的伸向前方!出土的参天的神树让人敬仰感叹。历史的陌生以及历史文化留下的思索突破了展馆的局限,叫人余味无穷。

    然而,看出土文物的感受并非是现代人或者同代人的共识。小笛韵在一旁早就不耐烦了,嘴里嘀咕着“花100多元来这里,是这次成都之旅最不值的。”对孩子的浅显我只能摇头,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内疚,因为我也是到了成都才知道三星堆的辉煌的。遥想我在孩子那么大的年纪,许多的知识来源于父亲很随意的茶余饭后或是边吃边谈,边走边说,那时父亲有知识可以熏陶我。我的知识令人羞愧的少,客观的文化断裂以及自己耽误的时机,使我们的无知让自己的孩子减少了知识获取的途径,我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知识介绍,在旅游的千千万万母女中能在名胜古迹面前给孩子导游一点历史文化知识的母亲有多少?但愿孩子以后做母亲的时候,能给她的孩子边走边说,文化不要再发生断裂了。

    是因为今天是星期一,而且也不是节假日吗?走出主馆大厅,我们去看了古蜀乐演奏的厅堂,居然没有人等候,再走过馆厅前面约500米大道,道路两边各种出售旅游纪念品、胶卷和小吃的摊位上居然游人也寥寥无几,想起在主馆里我们也只遇见了两三起团队旅游,像我们这样自己来看展览的散客几乎没有,从成都到三星堆没有直达车,必须从成都乘长途汽车到广汉,再从广汉换成中巴车途径三星堆,在这样著名的景点周围,竟然没有一个显著的汽车站!这一片冷寂的场面叫人诧异,大概凡是文化深奥的景点都只是专业研究的专利。成都距三星堆仅35公里,且博物馆还濒临西鸭子河畔,气候怡人,为何这个世界著名的景点就这样尴尬?是历史遗忘我们?还是我们要遗忘历史?我相信,即使遗忘或者不感兴趣也是因为我们没有学识和能力来认识这段辉煌的历史,知识的局限使我们观赏不出这些文物的灿烂华光,我想,国民素质的提高果然任重而道远!

    (八)2003年8月25日晚 顺兴茶馆

    从三星堆回来后,小笛韵实现了她的第三个蓉城旅游愿望--吃了一顿龙抄手。孩子的旅游目的简单而可爱,对景点的好恶也是真挚而坦率。

    晚上,我借花献佛,请了慢半拍、板哥夫妇,嘉木夫妇在顺兴茶馆举行个“道别宴会”衷心感谢“川帮”对我的盛情接待。

    从三星堆走进顺兴茶馆,仿佛从蛮荒的远古走近了市俗的现代,顺兴茶馆的宾客满座和三星堆的冷寂孤僻形成了强烈反差,对于旅途中的我,这样的反差恰巧成了巧合,我从自然的青城山走来,领略盘古开天地的风化,走在都江堰堤上,感叹鬼斧神工的巨人力量,在浑厚的三星堆中蜀乐中冥想历史的辉煌,再回到营营众生的乡俚民俗之中。我还是我,却经历了一次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洗礼,这一趟蓉城之旅--值!

    顺兴茶馆具有浓郁的成都民俗文化,这里有成都小吃,有老式的厅房建筑,外走廊的墙上有形象逼真的浮雕,餐厅里有戏台。每晚这里都上演颇具特色的川剧、小品、皮影以及绝活变脸。有穿长衫的男人,手里摇着叮当作响的掏耳朵的一串工具穿梭在席间,请求惠顾,还有倒茶的小伙子,给他一点小费,他即刻为你抖擞精神,十分卖弄地来个“苏秦背剑”式的到水,滚烫的水顺着铜壶长长的嘴自后脖、后背流下,客人自然一片啧啧声。

    我们边吃边看戏台,台上正演出一个川剧小品,一个俊俏的小媳妇在变着招数让自己似傻非傻的丈夫吹灯,那灯可是一盏油灯,只见那傻哥哥一会儿把灯顶在头上,一会儿含在嘴里,一会儿顶着灯翻身,一会儿顶着灯钻桌椅,任媳妇怎样的出其不意点亮灯或者吹灭灯,他都能反其道而行之,夫妻间的幽默、风趣、逗乐尽显其中,夫妻间的亲昵恩爱又在地道诙谐的成都方言中,似骂似嗲的表演中透彻出灵秀。那个小媳妇是成都女儿的概括,肤色白皙,相貌清丽,身材玲珑娇小,刀子嘴,豆腐心,心思灵巧,手脚麻利,看她的表演就像一幅成都女儿的速写。

    我第一次看到了实地演出的皮影戏。压轴的戏是喷火和变脸,带着鼻套的大鼻子花脸一出口,夹着松香的火苗就窜出一米远,技艺惊人。担任变脸绝技表演的是两男一女,变脸就在一转头之间,既神速又怪诞,最后回到“庐山真面目“时,茶馆情绪掀到了高潮,台下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演出到此结束。

    我的蓉城之行也降下了帷幕,第二天,在朋友们的送别下,我和小笛韵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回到了昆明。

    短暂的7天,这一线的旅游在我一生的旅游中也算是经典之游了。成都就像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有厚重敦实的文物古迹,有以食为天的灿烂文化,有松散闲适的生活节奏,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守着富饶的地理资源,依赖平庸的思想精神,一代一代,在“知足长乐”的思想境界中繁衍生息着,历史的沿革和沧桑的变化悄悄的在人们身边溜过,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的文化却不能走出成都的山山水水,人文习俗在这里依然固若金汤。

    听说四川人“麻将瘾”惊人“冲壳子”惊人,这也是中国特色,各自为战的“长城”游戏和议论别人长短的聊天是人们不变的根种,渺小的人物和博大的山川共存,清秀的景致和嘈杂的人声形成反差。  地太广了,人太多了,所以我们有着别人没有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有多少年难以解救的贫瘠。活着的就是幸福的,幸福的就是富有的,富有就是安居乐业。

    成都,真正的中国水墨画!能与雄峻的山川并列,跳出画面的只能是大佛,在一片泼墨草书的文化中,人,只是一芥末,常常不如一条渔舟显眼,也许在人们的眼里,自始至终仍在敬畏自然,什么时候人们的能力足以使山河造福人类时,李冰父子的“疏导”就显灵了,我们不再依赖,我们不再懒惰,我们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那时成都将更加美丽,中国也将更加美丽!

    这是蓉城之行留下的美好祝愿!

    (全文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