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vip,我给官配发盒饭[快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们嫌弃路琢这个老爹主动揽下的吸血虫,有了工作进城买房后,对自己农村出身的身份也开始嫌弃,小章两口子连老爷子也好几年都没看望过了。

    已经被嫌弃到这个份上,钱早还晚还便没了差别,陆云柯这一时半会儿的也弄赚不到那么多钱,就琢磨着慢慢攒,攒够了,再添上村长平时帮衬花销的,一次性还给老爷子。

    人的善意比钱珍贵,总归消耗不得。

    当晚拎着一瓶麦乳精和一包鸡蛋送给章平,说清楚他家的钱得缓一缓后,第二天陆云柯就背着工具上了山。

    山上有路爸种的十几棵树。

    树都是打家具的木头,当初路琢他爸打算等儿子长大了给儿子修房子做家具用,可后来不幸的事一桩又一件,那些树就被暂时遗忘了。

    原身倒是偶尔会想起那几棵树,他的想法和家人一样,想把几棵树留着以后娶媳妇修房子用,奈何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早就长好能用的树也就被留到了现在。

    陆云柯花了大半个小时将树砍倒,丈量好分成几节,捆好,背在背上,一截一截搬到院子里。

    顺路他又拔了不少很韧的野草,回家后从交好的木匠家借了一整套专业工具,开始动手处理木头。

    他这边忙忙碌碌,受伤修养的郴易风见了挺纳闷。

    他走过来拿起摊开的图纸,看了两眼,有些意外道:“你想做木头家具?你知道现在紫檀木椅子卖几块钱么?”

    “十块。”

    正在处理木头的陆云柯直接道。

    这年头,木头家具便宜的连手工费都不一定能赚回来。↙本↙作↙品↙由↙

    郴易风蹙眉:“你这不是知道木头家具不值钱么,那花大工夫做这东西干嘛。就算做得好,一把木椅子出工了卖掉也赚不到几块,你得做多少才能凑够钱,来得及么。”

    当然,赚钱的前提是,路琢做的东西能卖出去。

    现在有钱置办家具的人连椅子都会买镀金金属材质的,哪里会买随处可见的木头椅子。

    陆云柯依旧埋头苦干:“我有办法。”

    郴易风挑了一下眉。

    估计是他叫哑巴刺激到了路二狗脆弱的心灵,他居然想办法改善起了口吃的毛病,最开始他才能蹦两个字,但貌似从前几天开始,他都能把几个字连词成句了。

    郴易风看了一阵,摇摇头,回房间继续看书去了。

    陆云柯将木头处理成需要组合的部件后,从厨房搬出一个罐子,用刷子仔细将早就调配好的透明树漆刷到椅子上。

    他花了一整天才处理好所有配件。

    第二天郴易风去下地干活,陆云柯继续做家具。

    郴易风也不晓得他到底是什么打算,看陆云柯抽不出空,就自己用厨房里的米面做了饭,一不小心,就多做出了刚够陆云柯吃的一份。

    忙到脚不沾地的陆云柯也就稀里胡涂的吃了。

    等第三天郴易风早上请假去城里打疫苗时,陆云柯忙碌了两天的成果也摆在了他面前。

    几个草编的箩筐,一组放东西的架子,简单到都称不上是家具。

    郴易风愕然了,心说这人不愧是只学了几天木工的花架子。

    他都忍不住要为那棵被砍了的老树惋惜:“这东西,你真想卖?”

    这种架子有点木工基础都能做出来,路二狗不会真打算拿这种东西卖钱还债吧。

    作者有话要说:

    文章背景借鉴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大背景,所以写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查了一下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货币购买力,进行一下货币换算,也好和现在做个对比,让读者们的感觉更直观些。

    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22年,我国货币通胀率为10000%(非专业作者,只是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估算出的大约数值,四舍五入取整,并不严谨),也就是说,以前货币100块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00元的购买力(电器之类的除外,那时候国内生产力有限,这些家电用现在的眼光看,简直贵到离谱)。按照这个购买力,文中一千三百多元,相当于现在的13万,带入角色,就是主角要在20天赚够3万多才能还债。

    未来几月还得赚够10万,类似于这种。

    第59章一亩灵田11

    “总得试试。”

    陆云柯笑了笑,推出自行车,将简单轻巧的木架子和箩筐绑在车轮两侧,拍拍后座,让郴易风坐上来。

    而后他用铁丝拴住房门,一蹬脚踏,车子就载着两人驶向了小路。

    晨风吹过郴易风的脸颊,他回头看去。

    看向这个上一世迫不及待逃离,但今生再次回

    顾的村庄。

    这里一直都是全国最贫困的乡镇之一。

    凉风带着出苗的小麦特有的香气,地头和长满青草的水渠里点缀着金黄的蒲公英,一群鸽子从头顶呼啦啦飞过,村人扛着工具,三三两两结伴去地头除草。

    水渠里的水缓缓流淌,有个孩子揪下蒲公英和喇叭花丢到水沟里,于是一群孩子就追着那朵花,跟着大人走向地头,欢呼着,蹦跳着,争吵这花儿会顺水流到谁家的地里。

    走在路上的每个人,忙忙碌碌的每个农民,他们祖辈都勤劳但贫困,忙忙碌碌多年,却只能穿着露出棉花的破袄子,脚上是能看到脚趾的鞋子,脸上和手上都有还没消褪干净的冻疮。

    穷困几乎写在每一个人的眉间发梢。

    但只是春日暖暖的阳光洒下,他们就忘了寒冬来临时的苦痛,带着笑畅想几个月后丰收的喜悦。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